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以太彩光网络改造:分场景构建智慧校园网络新体验

2025-07-03 13:05 来源:网络

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(以下简称学校)发轫于1937年由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代办的省立成都高级农科职业学校,前身为1958年组建的国家重点中专——四川省温江农业学校。学校是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,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、成渝双城经济圈规模最大、四川省唯一一所公办农业类普通高等职业学院。学校是首期国家“双高”计划建设单位、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、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、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。学校深度推进数字化转型:全光网建设实践获教育部数字教育标准典型应用案例,入选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、教育部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院校,并获批四川省教育厅数字校园应用场景省级案例,为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数字底座。

  作为一所深耕职业教育的公办院校,农职始终坚持以信息化赋能教学创新。多年来,学校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锐捷)携手搭建的校园基础网络,为日常教学和办公提供了稳定支撑。但随着“网络学习空间”建设的深化,师生对网络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——远程互动教学需实时传输4K视频流,VR虚拟仿真实训要求毫秒级响应。原有网络虽稳定,却难以支撑高带宽、低延迟场景的扩展需求。

  为此,学校与锐捷再度合作,以场景化思维重构校园网络,通过极简以太彩光网络构建大二层架构,实现核心层至接入层全光链路互联,打造了一张“高速、灵活、安全”的智慧之网,为未来智慧校园业务预留充足空间。

  宿舍场景:设备升级应对高密度用网新时代

  过去,学生用网需求以基础浏览为主,1G带宽尚能应对。但随着在线课程、高清视频、多人在线游戏的普及,传统铜缆网络暴露出两大痛点:每两层需设置弱电间,鼠患导致线路故障频发;带宽不足引发卡顿,学生体验直线下滑。“光电混合缆+星空主机”方案直击痛点:

  ●‌光电混合缆破局传输瓶颈:采用“光电混合缆+星空主机”方案,光纤与铜缆合二为一,实现数据与供电“一线入室”,180m超长传输距离,单栋楼仅需1个弱电间即可满足660个宿舍的用网需求。光电混合缆的穿管设计彻底告别“鼠咬断网”困扰,运维效率提升显著。

  ●‌2.5G上行重塑网络体验:有线无线一体化AP部署后,上行带宽提升至2.5G,同学们笑称:“下载10GB 课件刚泡杯咖啡就好,游戏团战再也不会‘坑队友’”。

  教学场景:灵活扩展与高带宽双擎驱动课堂革新

  随着智慧教育的发展,教学工具和形式逐渐多样化,多媒体教室的4口千兆网络常让教学创新“束手束脚”。中控主机、智慧大屏已占满端口,标考系统接入需频繁插拔设备,VR实训更因带宽不足屡屡卡顿。

  1:1万兆入室为教学区注入新动能:

  ●‌教学信息点位灵活扩展:通过全光链路互联架构,教室配备8口万兆交换机,教室可同时接入中控设备、智慧大屏、VR实训终端及多机位直播设备,彻底解决端口不足问题。标考系统、物联网终端等设备即插即用,无需频繁更换线路,教学空间扩展性与灵活性显著提升。

  ●‌高负载教学场景体验升级:通过万兆光网,4K远程互动课堂,画面传输延迟稳定低于50ms,语音画面同步无卡顿;VR虚拟仿真实训数据流全程零丢包、无延迟,沉浸式教学体验丝滑流畅。即使上传下载超大课件资源,“等待时间”也能近乎归零,真正实现教学数据的高效流转与无缝协同。

  公共空间:从“信号盲区”到“无界学习”

  人员密集的讲座场景与室外区域曾是网络覆盖的短板,百台设备接入导致直播延迟超1分钟,操场、广场等区域信号时断时续。

  “室内Wi-Fi7 + 室外高密” 的立体覆盖体系,带来跨越式提升:

  ●‌Wi-Fi 7破解高并发难题:学术报告厅内单AP支持100台设备并发,带宽提升3倍。如今大型讲座直播推流流畅无阻,学生扫码签到、实时互动毫无压力。

  ●‌室外无边界学习圈:体育场、图书馆广场等区域部署防水高密AP,覆盖半径达100米,支持多台设备同时接入。学生课间在操场观看教学视频、访问平台资源,体验稳定如室内。

  5G融合:打造无缝移动办公新体验

  为满足教师校外办公与资源调用的高效需求,学院还创新性地引入5G专网融合方案:

  ●‌直连校内资源免拨号:教师无需通过VPN繁琐认证,通过5G网络即可直接访问校内系统,远程巡课、移动审批等操作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。

  ●‌高速传输赋能教学协作:虚拟仿真实训数据、高清课件等大文件传输速率达100Mbps,教师无论身处何地,均可流畅调用资源,助力教学效率全面提升。

  这场彩光网络改造,本质是一场“以场景需求为导向”的教育数字化转型。从课堂到宿舍,从室内到户外,学院用光纤重新定义校园网络的 “承载力”,用彩光架构激活教学创新的“想象力”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以网络为笔,在“人人可学、时时可学、处处可学”的蓝图上,书写更多职业教育的智慧故事。

  

图/文: 责编:admin | 打印
关于我们 | 栏目介绍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导航
© 2001-2020 版权所有:中国教育报网
合作qq:33678743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3318927057@qq.com   豫icp备11021179号